欧美一级免费欧美精品,91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国产中文在线观看

熊蕨根

跳轉(zhuǎn)到: 導航, 搜索

熊蕨根
Xiónɡ Jué Gēn
別名 半邊草、毛頭黃
功效作用 清熱;活血;殺蟲。主跌打損傷;痢疾;絳蟲病
英文名 Lacerate Wood Fern
始載于 國藥的藥理學
毒性  
歸經(jīng) 脾經(jīng)
藥性
藥味

中藥大辭典》:熊蕨根

【出處】 《國藥的藥理學

【拼音名】 Xiónɡ Jué Gēn

【來源】 為鱗毛蕨科植物狹頂鱗毛蕨根莖

【原形態(tài)】 狹頂鱗毛蕨,又名:半邊草。

多年生草本,高40~80厘米。根狀莖塊狀,直立。葉柄長10~20厘米,稻稈色,被大形鱗片;鱗片赤褐色,長8-13毫米;線狀披針形、長橢圓狀披針形或廣卵形,先端長漸尖。邊緣作不規(guī)則的突起,上部葉柄及中軸上的鱗片細而狹;2回羽狀復葉,葉片長矩圓形至被針狀矩圓形,長30~60厘米,寬20~30厘米,下部稍狹;不生孢子囊群的羽片4~16對,長矩圓形至長矩圓狀披針形,有短柄;小羽片線狀披針形,略呈鐮刀狀,先端急尖或鈍,基部耳形,邊緣有鋸齒;著生孢子囊群的羽片5~9對,緊縮,各裂片上有孢子囊群1~3對,具囊群蓋

【生境分布】 生于灌木叢中或林下。分布山東、浙江、江西、湖北、陜西、四川、云南、廣西等地。

化學成份】 含綿馬酸等。

【功效與作用】 ①《國藥的藥理學》:"為絳蟲驅(qū)除藥??蔀榫d馬的代用品。"

②《廣西藥植名錄》:"葉:治跌打。根狀莖:治痢疾。"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2.5餞:或研末。

【摘錄】 《中藥大辭典》

《中華本草》:熊蕨根

【出處】 出自《國藥的藥理學》

【拼音名】 Xiónɡ Jué Gēn

【英文名】 Lacerate Wood Fern

【別名】 半邊草、毛頭黃

【來源】 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狹頂鱗毛蕨的根莖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ryopteris lacera (Thunb.)O.Kuntze[Polypodium lacera Thunb.]

采收和儲藏:根莖全年均可采收。挖出后洗凈,去葉柄與須根;葉幼嫩時采。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 植株高60-75cm。根莖短而直立,頂端和葉柄基部密被棕褐色、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長25-40cm,禾稈色,向上沿葉軸羽軸疏被棕色、披針形小鱗片;葉片紙質(zhì),長圓狀披針形,長25-35cm,中部寬20-25cm,兩面光滑,二回羽狀;羽片略斜展,卵狀披針形,長13-15cm,寬5-7cm,先端漸尖并為羽裂,一回羽狀深裂;小羽片7-9對,長圓形,圓鈍頭,有細鋸齒,除基部1-3對外,余均與葉軸合生,基部下側(cè)呈耳形;葉脈羽狀,側(cè)脈分叉。孢子囊群圓形,背生于小羽片的小脈上,在中脈兩側(cè)各腓成1行;囊群蓋圓腎形。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400-800m的山坡林下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及湖北、陜西、四川、云南、廣西等地。

【化學成份】 根莖含綿馬酸(filixic acid),黃綿馬酸(flavasipidic acid),東北貫眾素(dryocrassin)。

【性味】 微苦;涼

歸經(jīng)脾經(jīng)

【功效與作用】 清熱;活血;殺蟲。主跌打損傷;痢疾;絳蟲病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5-10g;或研末。

【各家論述】 1.《國藥的藥理學》:為絳蟲驅(qū)除藥??蔀榫d馬的代用品。

2.《廣西藥植名錄》:葉:治跌打。根狀莖:治痢疾。

【摘錄】 《中華本草》

關(guān)于“熊蕨根”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