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背葉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紅背葉 | 中藥圖典 |
紅背葉 Hónɡ Bèi Yè |
|
---|---|
別名 | 紅帽頂樹(shù)、紅背娘、紅帽頂、紅羅裙 |
功效作用 | 清熱利濕;涼血解毒;殺蟲(chóng)止癢。主痢疾;熱淋;石淋;血尿;崩漏;帶下;風(fēng)疹;濕疹;疥癬;齲齒痛;褥瘡 |
英文名 | root or leaf of Redback christmashush |
始載于 | 《廣西中草藥》 |
毒性 | |
歸經(jīng) | 肺經(jīng)、大腸經(jīng)、膀胱經(jīng) |
藥性 | 涼 |
藥味 | 甘 |
紅背葉
【別名】紅帽頂樹(shù)、紅背娘
【來(lái)源】為大戟科山麻桿屬植物紅背山麻桿Alchornea trewioides (Benth.) Muell.-Arg.,以根、葉入藥。根四季可采,夏秋采葉,曬干。
【性味歸經(jīng)】甘,涼。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散瘀止血。用于痢疾,小便不利,血尿,尿路結(jié)石,紅崩,白帶,腰腿痛,跌打腫痛;外用治外傷出血,蕁麻疹,濕疹。
【用法用量】根0.5~1兩,葉3~5錢(qián);外用適量,鮮葉搗爛敷或煎水洗患處。
【摘錄】《全國(guó)中草藥匯編》
|
出自A+醫(yī)學(xué)百科 “紅背葉”條目 http://m.31365zzz.com/w/%E7%BA%A2%E8%83%8C%E5%8F%B6 轉(zhuǎn)載請(qǐng)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紅背葉”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wú)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