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欖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橄欖 | 中藥圖典 |
橄欖 Gǎn Lǎn |
|
---|---|
![]() |
|
別名 | 橄欖子、橄棪、忠果、青果、青子、諫果、青橄欖、白欖、黃欖、甘欖、余甘子 |
功效作用 | 清肺利咽;生津止渴;解毒。主咳嗽痰血;咽喉腫痛;暑熱煩渴;醉酒;魚蟹中毒 |
英文名 | Chinese White Olive, fruit of White canarium |
始載于 | 《日華子本草》 |
毒性 | |
歸經(jīng) | 胃經(jīng)、肺經(jīng) |
藥性 | 平 |
藥味 | 酸、甘、澀 |
目錄 |
橄欖簡介
橄欖是一種常綠喬木,原產(chǎn)中國。人們將橄欖稱為“天堂之果”。
橄欖原產(chǎn)我國,可供鮮食或加工,是著名的亞熱帶特產(chǎn)果樹。福建是我國橄欖分布最多的省份,廣東、廣西、臺灣、四川 、浙江等省亦有栽培。據(jù)統(tǒng)計,僅福建省橄欖種植面積就有二十多萬畝,采摘面積五萬多畝,產(chǎn)量二萬多噸,平均畝產(chǎn)不足400公斤,與柑桔、枇杷、龍眼相比,差距仍很大。
我國栽培的橄欖屬于橄欖科橄欖屬,栽培種主要有白欖和烏欖兩種,云南等地尚分布有少量的野生種。橄欖有二千多年栽培歷史,經(jīng)長期自然和人工的選擇和馴化栽培,形成了眾多的遺傳資源,現(xiàn)有絕大多數(shù)品種都是從實生類群中選出的農(nóng)家種,其后代變異大,中間性狀多,品種資源極為豐富。
福建省農(nóng)科院果樹所對閩清、閩侯、莆田、仙游、福安等橄欖主產(chǎn)區(qū)的種質(zhì)資源進行了初步調(diào)查,并發(fā)現(xiàn)了“四季欖”等具有特異性狀的重要種質(zhì)資源。
主要生產(chǎn)地:福建閩江流域福州一帶有橄欖出產(chǎn),以閩侯、閩清的比較著名,其中橄欖與糟菜和茶口粉干并稱閩清三寶。另外閩東某些溫暖濕潤的地方有零星橄欖樹。橄欖是福建珍果?! ?/p>
名字科屬
名字
A.中國品種的名字
拉丁語學(xué)名:Canavium album Raeuseh
英文名字: Chinese olive
中文別名: 青果,白欖,諫果
中文學(xué)名: 橄欖
B.國外品種的名字
拉丁語學(xué)名:Olea europaea
英文名字: Olive
中文名字: 油橄欖
科屬
界: 植物界 Plantae
門: 被子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 木蘭綱 Magnoliophyta
目: 脣形目 Lamiales
科: 木犀科 Oleaceae/Burevaceae
屬: 木犀欖屬 Olea/Canavium
種: 油橄欖 O. europaea/歐洲種
或者 O.Chinese/中國種
橄欖是中國南方特有的亞熱帶常綠果樹之一,屬于橄欖科(Burevaceae),橄欖屬(Canavium)。
國外的油橄欖源自地中海一帶。
橄欖果別名青果,因果實尚呈青綠色時即可供鮮食而得名。又稱諫果,因初吃時味澀,久嚼后,香甜可口,余味無窮,比喻忠諫之言,雖逆耳,而于人終有益。
橄欖富含鈣質(zhì)和維生素C。我國是世界栽培橄欖最多的國家。主要分布在福建、廣東(多屬烏欖),其次廣西、臺灣,此外還有四川、云南、浙江南部。世界栽培橄欖的國家有越南、泰國、老撾、緬甸、菲律賓、印度以及馬來西亞等。
青橄欖-檀香營養(yǎng)豐富,果肉內(nèi)含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C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zhì),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的10倍,梨、桃的5倍。其含鈣量也很高,且易被人體吸收。中醫(yī)認為,橄欖性味甘、酸、平,入脾、胃、肺經(jīng),有清熱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除煩醒酒,化刺除鯁之功,冬春季節(jié),每日嚼食2~3枚鮮橄欖,可防止上呼吸道感染。兒童經(jīng)常食用,對骨骼的發(fā)育大有益處?! ?/p>
良種介紹
青橄欖-檀香: 主產(chǎn)福建1000畝橄欖果園區(qū),閩侯、閩清鮮食的良種,暢銷國內(nèi)外。果較小,果皮深綠色,肉帶黃色,質(zhì)脆,清香可口,回味甘甜.還有更多品種如青橄欖-長城.青橄欖-惠圓 青橄欖-自來圓等品種.
茶橄欖:主產(chǎn)廣東省廣州市,果實狹長,果皮深綠色,間有灰斑點,肉質(zhì)細致,脆甜,無澀味。10--11月成熟。
油橄欖:主產(chǎn)廣東增城,果基尖,有6條溝紋,果頂平圓。品質(zhì)優(yōu),核小,肉厚,味甘香,含油量多,是提取橄欖油的良種?!昂丁鼻昂蟪墒?。
三方:果較大,果實橫切面呈三角形,基部肥大且圓,蒂痕三角形,有三條溝紋,果肉較厚,品質(zhì)一般?!疤幨睢鼻昂箝_始成熟,“秋分”前后采收,比較高產(chǎn)穩(wěn)產(chǎn)?! ?/p>
橄欖綜述
橄欖營養(yǎng)豐富,含有17種人體所需要的氨基酸,果肉富含鈣質(zhì)與維生素C,果實常常加工成:拷扁欖、大福果、十香橄欖、去皮酥、咸橄欖、玫瑰橄欖等等。
橄欖樹生長力強,適應(yīng)性廣,河灘、洲地、山丘、坡地以及房前屋后、零星雜地均可種植,是農(nóng)民脫貧致富的好樹種。它樹姿優(yōu)美,四季常青,還可以綠化環(huán)境,凈化空氣。
橄欖是福州特產(chǎn),早在唐朝就被列為貢品。初吃福州橄欖,只覺又苦又澀,而回味后卻覺得清香、甘甜。福州橄欖產(chǎn)地主要分布在閩江下游兩岸,以閩侯、閩清兩縣的產(chǎn)量最多。
橄欖別稱為“青果”。這是因為一般水果初生時是青色的,熟時變了顏色;而橄欖從生到熟,始終保持青翠的顏色。橄欖又稱為“忠果”、“諫果”,這是因它先苦后甜的特別韻味有同于古代忠臣苦諫的性格而稱名的。橄攬還被稱為“福果”。這是海外華僑起名的。此既說明了福州歷史上橄欖產(chǎn)量多,也表達了僑胞對鄉(xiāng)土(福州)的眷戀之情。
“桃三李四橄欖七”,橄欖需栽培7年才掛果,成熟期一般在每年10月左右。新橄欖樹開始結(jié)果很少,每棵僅生產(chǎn)幾公斤,25年后才顯著增加,多者可達500多公斤。橄欖樹每結(jié)一次果,次年一般要減產(chǎn),休息期為一至兩年。故橄欖產(chǎn)量有大小年之分。
橄欖有“蜜漬”、“鹽藏”等多種加工辦法。福州橄欖品種很多,主要有檀香、惠圓、長營、羊矢等10余種,近年來福州的飯店酒樓中,把生橄欖捶扁,用紅糟腌后上桌,風(fēng)味獨特,很受歡迎。
油橄欖
油橄欖又名齊墩果,為木犀科、齊墩果屬常綠喬木,與普通橄欖不同科.栽培品種有較高食用價值,含豐富優(yōu)質(zhì)食用植物油--油橄欖油,為著名亞熱帶果樹和重要經(jīng)濟林木。源于地中海一帶。
【性能】味甘、酸,性涼。歸肺、胃經(jīng)。能清肺利咽,生津止渴,解毒
【應(yīng)用】
1. 用于肺胃熱盛,咽喉腫痛。如《王氏醫(yī)案》青龍白虎湯,以本品與鮮蘿卜煎湯服。亦可單用本品噙含。
3.用于食用河豚等魚所致的胃腸不和,嘔逆腹瀉等。如《隨息居飲食普》方,以本品絞汁煎濃湯服?! ?/p>
橄欖油
橄欖油在地中海沿岸國家有幾千年的歷史,在西方被譽為“液體黃金”,“植物油皇后”,“地中海甘露”, 原因就在于其極佳的天然保健功效,美容功效和理想的烹調(diào)用途??晒┦秤玫母邫n橄欖油是用初熟或成熟的油橄欖鮮果通過物理冷壓榨工藝提取的天然果油汁,是世界上唯一以自然狀態(tài)的形式供人類食用的木本植物油。它原產(chǎn)地中海沿岸諸國。人類對它的栽培歷史已有數(shù)千年之久。有人統(tǒng)計,《圣經(jīng)》中,“油橄欖”——即“Olive”出現(xiàn)的頻數(shù)超過200次。
油橄欖在世界上是具有悠久歷史的一種著名的樹種,在植物分類學(xué)上油橄欖(Olea Europaea L.)劃歸木犀科(Oleaceae),木犀(Olea),常綠小喬木.地中海沿岸具有油橄欖生長所需的最適宜的土壤和氣溫、日照、空氣濕度以及降水量等氣候條件。除地中海沿岸外,其它地區(qū)只能在適生區(qū)零星種植。油橄欖是長壽之樹,栽種4~5年后開始結(jié)果,盛果期可長達50年到100年,果實為核果,外形很像我國的棗。每年的3至6月,是油橄欖樹開花坐果的時間,7至10月果實開始發(fā)育并且成熟,果實從綠色,過渡到紅色,紫色,最后變黑。11月是果實的采摘季節(jié)。油橄欖果的物理特性和果肉的化學(xué)成分由于不同的品種、成熟度、地理環(huán)境、土壤質(zhì)地以及種植方式而有所不同。例如,產(chǎn)于希臘克里特島的橄欖油就由于得天獨厚的地理環(huán)境和氣候條件而擁有最好的品質(zhì)。
橄欖油以其獨特理化指標與保健功能,正在逐步成為新世紀理想的食用油。在西方很多國家已普遍使用橄欖油,如果拿普通色拉油和橄欖油比較,色拉油呈透明黃色,聞起來有明顯的油脂味,入鍋后有少許青煙;橄欖油顏色黃中透綠,聞著有股誘人的清香味,入鍋后一種蔬果香味貫穿炒菜的全過程,它不會破壞蔬菜的顏色,也沒有任何油膩感?! ?/p>
食用方法
1、用橄欖油煎炸
與草本植物油不同,橄欖油因為其抗氧性能和很高的不飽和脂肪酸含量,使其在高溫時化學(xué)結(jié)構(gòu)仍能保持穩(wěn)定。使用普通食用油時,當(dāng)油溫超過了煙點,油及脂肪的化學(xué)結(jié)構(gòu)就會發(fā)生變化,產(chǎn)生易致癌物質(zhì)。而橄欖油的煙點在攝氏 240-270 度之間,這已經(jīng)遠高于其它常用食用油的煙點值,因而橄欖油能反復(fù)使用不變質(zhì),是最適合煎炸的油類。
2、用橄欖油燒烤煎熬
橄欖油也同樣適合用來燒、烤、煎、熬。使用橄欖油烹調(diào)時,食物會散發(fā)出誘人的香味,令人垂涎。特別推薦使用橄欖油做雞蛋炒飯,或做燒烤。
3、 用橄欖油做醬料和調(diào)味品
用醬料的目的是調(diào)出食物的味道,而不是掩蓋它。橄欖油是做冷醬料和熱醬料最好的油脂成份,它可保護新鮮醬料的色澤。
4、用橄欖油腌制
在烹食前先用橄欖油腌過,可增添食物的細致感,還可烘托其他香料,豐富口感。
5、直接使用橄欖油
特級初榨橄欖油直接使用時,會使菜肴的特點發(fā)揮到極至。你可以象用鹽那樣來用橄欖油,因為特級初榨橄欖油會使菜肴口感更豐富、滋味更美妙。你還可以將特級初榨橄欖油加進任何菜肴里用來平衡較高酸度的食物,如檸檬汁、酒醋、葡萄酒、番茄等。它還能使食物中的各種調(diào)料吃起來更和諧,如果在放了調(diào)味品的菜肴里加一些橄欖油,你會發(fā)現(xiàn)味道更好。特級初榨橄欖油還可以使食物更香、更滑、 味道更醇厚。
6、用橄欖油焙烘
橄欖油還適合于焙烘面包和甜點。橄欖油遠比奶油的味道好,可廣泛用于任何甜品及面包。
7、用橄欖油煮飯
煮飯時倒入一匙的橄欖油,可使米飯更香,且粒粒飽滿。
橄欖傳說
宙斯讓雅典娜和戰(zhàn)神各造一種東西,比誰的好.雅典娜造了橄欖,戰(zhàn)神造了駿馬,雅典娜說馬是用來打仗的,給人帶來痛苦,而橄欖卻能給人帶來方便和美味,因此,宙斯判定雅典娜獲勝。(馬是波賽頓造的)
藥材知識
【藥名】橄欖
【別名】橄欖子、余甘子、橄棪、忠果、青果、青子、諫果、青橄欖、白欖、黃欖、甘欖。
【漢語拼音】gan lan
【英文名】Chinese White Olive, fruit of White canarium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anarium album (Lour.)Raeusch.[Pimela alba Lour.]
【歸經(jīng)】肺;胃;脾;肝經(jīng)
【功效】清肺利咽;生津止渴;解毒
【科屬分類】橄欖科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低海拔的雜木林中,有栽培。
【采收和儲藏】培育6-7年結(jié)果,8-9月待果實外皮呈綠色帶微黃時采摘,洗凈,鮮用或用微火烘干。
【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臺灣、廣東、海南、廣西、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植物形態(tài)】橄欖 常綠喬木,高10-20m。有膠粘性芳香的樹脂。樹皮淡灰色,平滑;幼枝、葉柄及葉輪均被極短的柔毛,有皮孔。奇數(shù)羽狀復(fù)葉互生,長15-30cm;小葉11-15,長圓狀披針形,長6-15cm,寬2.5-5cm,先端漸尖,基部偏斜,全緣,禿凈,網(wǎng)脈兩面均明顯,下面網(wǎng)脈上有小窩點,略粗糙。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與葉等長或略短;萼杯狀,3淺裂,稀5裂;花瓣3-5白色,芳香,長約為萼之2倍;雄蕊6,插生于環(huán)狀花盤外側(cè);雌蕊1,子房上位。核果卵形,長約3cm,初時黃綠色,后變黃白色,兩端銳尖?;ㄆ?-7月,果期8-10月。
【功效分類】清熱藥
【性味】甘;酸;澀;性平
【中藥化學(xué)鑒定】本品乙醇浸出液,滴于濾紙上,再滴加溴甲酚綠試液,在綠色背景上顯黃色。(示有機酸)
【藥材基源】為橄欖科植物橄欖的果實。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2g;或熬膏;或入丸劑。外用:適量,研末撒或油調(diào)敷。
【出處】《中華本草》
食療價值
橄欖科喬木植物橄欖的果實。又稱橄欖子、青果、青橄欖、甘欖。我國廣東、廣西、福建、四川、云南、臺灣等地均有分布,多為栽培。秋季果實飽滿而未完全成熟時采收,洗凈鮮用,或晾曬干燥用,或以鹽水浸漬后曬干用。
[性能]味甘、酸,性平。能清肺利咽,生津,解毒。
[參考]含蛋白質(zhì)、脂肪、糖類、多量維生素C、鈣、磷、鐵等成分。
[用途]用于咽喉腫痛;心煩口渴,或飲酒過度;食河豚、魚、鱉引起的輕微中毒或腸胃不適。此外,亦有用于癲癇的。
[用法]噙含,絞汁,煎湯,或熬膏服。
[附方]
1、青龍白虎湯:鮮橄欖15g,鮮蘿卜250g。切碎或切片,加水煎湯服。
源于《王氏醫(yī)案》。本方取橄欖清熱解毒利咽,取蘿卜清熱瀉火。用于肺胃熱毒壅盛,咽喉腫痛。
2、青果郁金膏:橄欖500g,郁金25g,加水煎取濃汁,放入白礬(研末)25g,混勻再煎,約得500ml。每次ml,早、晚服,溫開水送下。
現(xiàn)為現(xiàn)代驗方。是取《本事方》白金丸加橄欖制成濃煎劑而成。郁金配白礬有清心和化痰開竅作用,橄欖除可清熱外,此處的用意尚不明確。用于癲癇。
食林廣記
橄欖傳說
橄欖系橄欖科常綠喬木,北方稱其子為“青果”,南國名之“橄欖”。中國是橄欖的故鄉(xiāng),其產(chǎn)量居世界之首。相傳有一位老中醫(yī),醫(yī)術(shù)相當(dāng)高明。一天,有個叫黃三的人來看病,他說:“久仰先生大名,今日特來求醫(yī),吾黃胖、懶惰、貧寒,望能妙手醫(yī)治”。老中醫(yī)暗忖,此“三病”之根在于懶惰,須先將其由懶惰變得勤勞。便告訴他:“從明天開始,你每日早晨去榮館飲橄欖茶,然后拾起橄欖核,回家種植于房前屋后,常澆水護苗,待其成林結(jié)果,再來找我”。
黃三遵囑照辦,細心護林。幾年過去了,橄欖由苗而樹,由樹而林,由林而果,黃三終于變得勤快起來了,人也長得壯壯實實。可是他仍然很窮。便去找老中醫(yī)。老中醫(yī)笑曰:“你已沒了黃胖、懶惰之癥了,你且回去,從明天開始,我叫你不再貧窮”。次日,果然有不少人前來向黃三買橄欖,從此,陸續(xù)不斷,黃三也就不再貧窮了。原來,老中醫(yī)開處方時需要橄欖作藥引,而這一帶沒有出產(chǎn),便想出這個給黃三種治病的辦法。人們都嘆服老中醫(yī)的高明。橄欖,又名青欖、青果、青子,為橄欖科植物藝欖的果實,主產(chǎn)廣東、廣西、福建、臺灣、四川等地。青果成熟于冬季,為冬春季節(jié)稀有應(yīng)市果品。果實為硬殼肉果,呈紡錘形,不論成熟與否,都呈青色,初食略有酸澀苦感,久嚼后味轉(zhuǎn)清甜,滿口生津,余味無窮。經(jīng)蜜漬后香甜無比,風(fēng)味宜人,是茶余飯后的食用佳品。除供鮮食外,它還可加工成五香橄欖、丁香橄欖、甘草橄欖等。
中醫(yī)認為,橄欖味甘酸,性平,入脾、胃、肺經(jīng),有清熱解毒、利咽化痰、生津止渴、除煩醒酒、化刺除鯁之功,適用于咽喉腫痛、煩渴、咳嗽痰血、魚骨鯁喉等?!度杖A子本草》言其“開胃、下氣、止瀉?!薄侗静菥V目》言其“生津液、止煩渴,治咽喉疼,咀嚼咽汁,能解一切魚蟹毒”?!兜崮媳静荨费云洹爸我磺泻砘鹕涎祝?a href="/w/%E5%A4%A7%E5%A4%B4%E7%98%9F" title="大頭瘟">大頭瘟癥,能解濕熱、春溫,生津止渴,利痰,解魚毒、酒、積滯”。橄欖營養(yǎng)豐富,果肉內(nèi)含蛋白質(zhì)、碳水化合物、脂肪、維生素C以及鈣、磷、鐵等礦物質(zhì),其中維生素C的含量是蘋果的10倍,梨、桃的5倍,含鈣量也很高,且易被人體吸收,尤適用于婦女、兒童食用。冬春季節(jié),每日嚼食2~3枚鮮橄欖,可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故民間有“冬春橄欖賽人參”之譽。
橄欖與象征和平
橄欖枝象征和平,追根溯源,還要從《圣經(jīng)》里那個“諾亞方舟”的神話故事說起。
遠古時的一天,上帝發(fā)覺人類的道德意識越來越糟,幾乎到了不可救藥的地步。于是,決定用洪水把人類全部吞沒。但是,上帝想到世界上總得有生物存在,就派了使者到人間仔細查訪情況,以便確定準予生存的對象。當(dāng)使者報告有一對叫諾亞的夫婦道德良好時,上帝就把生的權(quán)利賜給他倆:事先通知諾亞夫婦,準備好一只形大木船,備足干糧和飲水,并將各種動物挑選一對載于船上。接著洪水來了,世界上的生物都未能逃脫這場災(zāi)難,只有諾亞的方舟安全漂流。過了很久很久,洪水消退,遠處出現(xiàn)了高山、島嶼、空地。諾亞夫婦十分高興,首先將船上的一對鴿子放飛藍天,給它們以自由。但過不久,鴿子又飛回來了,并銜著一根翠綠色的橄欖枝,這似乎是一個信息:大地恢復(fù)生機了,一切都和平了!
此后,橄欖枝就成為“和平”的代名詞了,鴿子也被人們稱作“和平的使者”,并被人們稱為“和平鴿”。如今,在一些國家交往中,凡要表示友好愿望明,總有搖橄欖枝或放飛和平鴿的場面。聯(lián)合國的徵志也是一對橄欖枝托著地球的圖案。
參看
|
關(guān)于“橄欖”的留言: | ![]() |
給橄欖條目的留言--14.201.178.196 2015年7月8日 (三) 23:52 (CST) 留言: 原產(chǎn)中國,真牛逼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