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免费欧美精品,91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国产中文在线观看

紫蘇子

跳轉(zhuǎn)到: 導(dǎo)航, 搜索

紫蘇子
Zǐ Sū Zǐ
別名 蘇子、黑蘇子、野麻子、鐵蘇子、任子
功效作用 下氣,清痰,潤肺,寬腸。治咳逆,痰喘氣滯,便秘。
英文名 FRUCTUS PERILLAE
始載于 藥性論
毒性 無毒
歸經(jīng) 肺經(jīng)
藥性
藥味

【英文名】 FRUCTUS PERILLAE

【別名】蘇子、黑蘇子

【來源】本品為唇形科植物紫蘇 Perilla frutescens (L.) Britt.的干燥成熟果實。秋季果實成熟時采收,除去雜質(zhì),曬干。

【制法】

紫蘇子:除去雜質(zhì),洗凈,干燥。

炒紫蘇子:取凈紫蘇子,照清炒法(附錄Ⅱ D)炒至有爆聲。

【性狀】本品呈卵圓形或類球形,直徑約1.5mm 。表面灰棕色或灰褐色,有微隆起的暗紫色網(wǎng)紋,基部稍尖,有灰白色點狀果梗痕。果皮薄而脆,易壓碎。種子黃白色,種皮膜質(zhì),子葉2,類白色,有油性。壓碎有香氣,味微辛。

性味歸經(jīng)】辛,溫。歸肺、脾經(jīng)。

【功能主治】降氣消痰平喘,潤腸。用于痰壅氣逆,咳嗽氣喘,腸燥便秘解表散寒,行氣和胃。用于風(fēng)寒感冒,咳嗽氣喘,妊娠嘔吐,胎動不安。又可解魚蟹中毒

【用法用量】 3~9g 。

【貯藏】置通風(fēng)干燥處,防蛀。

【禁忌】肺虛咳喘,脾虛滑泄者禁服。

【摘錄】《中國藥典》  

(一)概述

紫蘇,別名荏、赤蘇、白蘇、香蘇等,學(xué)名 Perillafrutescens L.,為唇形科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異的芳香,原產(chǎn)中國,如今主要分布于印度、緬甸、中國、日本、朝鮮、韓國、印度尼西亞和俄羅斯等國家。我國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及臺灣省均有野生種和栽培種。

紫蘇在我國種植應(yīng)用約有近2000年的歷史,主要用于藥用、油用、香料、食用等方面,其葉 (蘇葉)、梗 (蘇梗)、果(蘇子)均可入藥,嫩葉可生食、作湯,莖葉可淹漬。近些年來,紫蘇因其特有的活性物質(zhì)及營養(yǎng)成分,成為一種倍受世界關(guān)注的多用途植物,經(jīng)濟價值很高。俄羅斯、日本、韓國、美國、加拿大等國對紫蘇屬植物進行了大量的商業(yè)性栽種,開發(fā)出了食用油、藥品、淹漬品、化妝品等幾十種紫蘇產(chǎn)品?! ?/p>

(二)特征特性

1.植物學(xué)特征 紫蘇屬植物包括紫蘇一種及其兩個變種,變種皺葉紫蘇 (P.frutescens(L.)Britt.var.crispa Deane )又名雞冠紫蘇、回回蘇;另一變種尖葉紫蘇(P.frutescens(L.)Britt.var.acuta (Thunb) Kudo.),又名野生紫蘇。紫蘇為一年生草本植物,具有特異芳香,莖直立斷面四棱,株高50~200厘米,多分枝,密生細(xì)柔毛,綠色或紫色。葉對生,卵形或闊卵形,邊緣具鋸齒,頂端銳尖,葉兩面全綠或全紫,或葉面綠色,葉背紫色。葉柄長3~5厘米,密被長柔毛;輪傘花序2花,白色、粉色至紫色,組成頂生及腋生偏向一側(cè)的假總狀花序。苞片卵形,全緣?;ㄝ噻姞?,上唇3裂,寬大,下唇2裂?;ü诠軤睿榷?唇形,上唇2裂微缺,下唇3裂。雄蕊4枚,子房4裂,花柱著生于子房基部,小堅果卵球形或球形,灰白色、灰褐色至深褐色,千粒重0.8~1.8克。

2.對環(huán)境條件的要求 紫蘇性喜溫暖濕潤的氣候。種子在地溫5℃以上時即可萌發(fā),適宜的發(fā)芽溫度18~23℃。苗期可耐1~2℃的低溫。植株在較低的溫度下生長緩慢。夏季生長旺盛。開花期適宜溫度是22~28℃,相對濕度75%~80%。較耐濕,耐澇性較強,不耐干旱,尤其是在產(chǎn)品器官形成期,如空氣過于干燥,莖葉粗硬、纖維多、品質(zhì)差。對土壤的適應(yīng)性較廣,在較陰的地方也能生長?! ?/p>

(三)營養(yǎng)價值

紫蘇種子中含大量油脂,出油率高達45%左右,油中含亞麻酸62.73%、亞油酸15.43%、油酸12.01%。種子中蛋白質(zhì)含量占25%,內(nèi)含18種氨基酸,其中賴安酸、蛋氨酸的含量均高于高蛋白植物籽粒。此外還有谷維素、維生素E、維生素B1 、緇醇、磷脂等。

【古代文獻記載】

蘇子為唇形科植物紫蘇的干燥成熟果實。多系栽培。主產(chǎn)于湖北、江蘇、湖南、浙江、安徽、河南等地。原植物生于濕地、路旁、村野、荒地,或栽培。喜溫暖濕潤氣候,以疏松、肥沃、陽光充足的地方最宜生長。味辛,性溫。歸肺經(jīng)。功效降氣消痰、止咳平喘、潤腸。臨床用名有紫蘇子、炒紫蘇子、蜜炙紫蘇子、紫蘇子霜。

【本草匯言】

《名醫(yī)別錄》:味辛,溫。主下氣,除寒中。

《藥性論》:無毒。主上氣咳逆,治冷氣及腰腳中濕風(fēng)結(jié)氣。將子研汁煮弱良,長服令人肥白身香。和高良姜,橘皮等分蜜丸,空心下十丸。下一切宿冷氣,及腳濕風(fēng)。

《日華子本草》:主調(diào)中,益五藏,下氣,止霍亂,嘔吐,反胃。補虛勞,肥健人,利大小便,破癥結(jié),消五膈,止嗽,潤心肺,消痰。

《本草綱目》:治風(fēng)順氣,利膈寬腸。

蘇子與葉同功。發(fā)散風(fēng)氣,宜用葉;清利上下,宜用子。

《本草經(jīng)疏》:蘇子,味辛溫?zé)o毒。主下氣,除寒溫中。甄權(quán)用以治上氣咳逆,冷氣,及腰腳中濕氣,風(fēng)結(jié)氣

。研汁煮粥常食,令人肥白身香。日華子謂其能止霍亂,嘔吐反胃,消五膈,消痰止嗽,潤心肺??茏?]用以治肺氣喘急。皆辛溫能散結(jié)而兼潤下之功也。

簡誤:蘇葉,其氣芬芳,其味辛,其性溫,純陽之草也。故善發(fā)散,解肌出汗。病屬陰虛,因發(fā)寒熱,或惡寒頭痛者,慎毋投之,以病宜斂宜補故也?;鹕鲊I者,亦不宜服,惟可用子。

《藥性解》:味甘辛,性溫,無毒,入肺、脾二經(jīng)。葉能發(fā)汗散表,溫胃和中,除頭痛肢節(jié)痛。雙面紫者佳。

不敢用麻黃者,以此代之。梗能順氣安胎。子能開郁下氣,定喘消痰。

按:辛走肺,甘走脾,辛散之劑,下氣最捷,氣虛者少用之。

《本草備要》:蘇子與葉同功,潤心肺,尤能下氣定喘,止嗽消痰,利膈寬腸,溫中開郁。有蘇子降氣湯。

《本經(jīng)逢原》:諸香皆燥,惟蘇子獨潤,為虛勞咳嗽之專藥。性能下氣,故胸膈不利者宜之。與橘紅同為除喘定嗽,消痰順氣之良劑。但性主疏泄,氣虛久逆,陰虛喘逆,脾虛便滑者,皆不可用。

《得配本草》:降氣定喘,寬腸,開郁,利大小便,溫中祛寒,消痰止嗽。

川貝,降氣止嗽;配蘿卜子、桑白皮,治消渴變水。服此令水從小便出。研末,入煮粥,和蔥、椒、姜、豉食,治風(fēng)寒濕痹

腸滑氣虛,虛氣上逆,嘔吐頻頻者,禁用。

《本草分經(jīng)》:蘇子,降氣消痰,開郁溫中,潤心肺,止喘嗽。力倍蘇葉。蘇梗,順氣安胎,功力和緩。

【現(xiàn)代藥理研究】

1. 蘇子可增強學(xué)習(xí)記憶功能,其有效成分是紫蘇子油,它能促進小鼠學(xué)習(xí)記憶功能,且該作用與小鼠腦內(nèi)的核酸蛋白質(zhì)及單胺神經(jīng)遞質(zhì)的含量有關(guān)。

2. 蘇子有降血脂作用。

3. 蘇子有降血壓作用,其有效成分是α-亞麻酸。

4. 蘇子有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其有效成分是α-亞麻酸。

5. 蘇子有防腐、抗氧化作用,可用于食品和藥物的長期貯存。

6. 蘇子有抗癌作用。

7. 蘇子有抑菌作用,0.1%紫蘇子油對變形桿菌、酵母菌、黑面霉菌、青霉菌及自然界中的多種霉菌均有抑制作用。

關(guān)于“紫蘇子”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xué)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dǎo)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