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木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春花木 | 中藥圖典 |
春花木 Chūn Huā Mù |
|
---|---|
別名 | |
功效作用 | 葉:消炎去腐。治潰瘍紅腫,煎水洗。 |
英文名 | |
始載于 | 《陸川本草》 |
毒性 | |
歸經(jīng) | |
藥性 | 寒 |
藥味 | 苦、澀 |
【出處】 《陸川本草》
【拼音名】 Chūn Huā Mù
【來源】 為薔薇科植物車輪梅的枝葉或根。全年可采。
【原形態(tài)】 車輪梅,又名:春花、石斑木、雷公樹、鑿角、鐵里木、石桂。
直立灌木,近禿凈,高1~4米。單葉互生;革質(zhì);葉片由卵形至矩圓形或披針形,長4~7厘米,寬1.5~3.5厘米,先端短漸尖或略鈍,基部慚狹成短柄,兩面均禿凈而上面光亮,邊緣有小鋸齒;托葉錐尖,長3~4毫米,脫落?;ò咨痉奂t,直徑約1厘米,為頂生、稍稠密的傘房花序或圓錐花序,長約5厘米;苞片和小苞片膜質(zhì),狹披針形,長尖;萼管禿凈或被絨毛,結(jié)果時變禿凈,裂片5,披針形,長6~8毫米;花瓣5,約與萼片等長:雄蕊15~20;子房下位,2室。果球形,大小不等,通常徑約6毫米,頂冠以萼肢的基部而成一環(huán)?;ㄆ诖?、夏。果期10~11月。
【生境分布】 生于山地林間戒溪邊灌木叢中。分布安徽、浙江、江西、湖南、貴州、云南、福建、廣東、廣西、臺灣等地。
【性味】 《陸川本草》:"性寒,微苦澀。"
【功效與作用】 《陸川本草》:"葉:消炎去腐。治潰瘍紅腫,煎水洗。"
【附方】 ①治跌打損傷:石斑木干根三錢,水煎服;或用葉搗爛外敷。(《浙扛天目山藥植志》)
②治足踝關(guān)節(jié)陳傷作痛:石斑木干根三斤,切片,加川牛膝四兩,用燒酒十斤,浸一月后淀渣取酒,每日早晚飯前按酒量服。(《浙江天目山藥植志》)
【摘錄】 《中藥大辭典》
|
出自A+醫(yī)學(xué)百科 “春花木”條目 http://m.31365zzz.com/w/%E6%98%A5%E8%8A%B1%E6%9C%A8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春花木”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