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毛榕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黃毛榕 | 中藥圖典 |
黃毛榕 Huánɡ Máo Rónɡ |
|
---|---|
別名 | 老虎掌、老鴉風(fēng)、大赦婆樹(shù)、毛棵、土桑白皮、土黃芪、麻婆風(fēng)、大搖風(fēng) |
功效作用 | 益氣健脾;祛風(fēng)除濕。主主治氣虛,;陰挺;脫肛;便溏;水腫;風(fēng)濕痹痛 |
英文名 | |
始載于 | 《海南植物志》 |
毒性 | |
歸經(jīng) | |
藥性 | 平 |
藥味 | 甘 |
【藥 名】:黃毛榕
【拼 音】:HUANGMAORONG
【來(lái) 源】:為??浦参稂S毛榕的根皮。
【主 治】:治氣血虛弱、中氣不足、子宮下垂、脫肛、泄瀉、風(fēng)濕痹痛、筋骨疼痛。
【性味歸經(jīng)】:甘,平。肝、脾二經(jīng)。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6-12克。
【別 名】:毛果、貓卵果、大赦婆樹(shù)(云南)
【動(dòng)植物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廣東、廣西、云南。
【拉丁名】:黃毛榕 Ficus esquiroliona levl
【考 證】:始載于《海南植物志》。
【中藥化學(xué)成分】:全株含B-香樹(shù)脂醇。
【形態(tài)】小喬木或灌木,高3-10米;小枝圓柱形,中空,密生銹色長(zhǎng)硬毛。葉卵形或?qū)捖研?,長(zhǎng)16-33厘米,寬15-27厘米,先端驟尖,3-5淺裂或深裂,基部心形,邊緣有鋸齒,基出脈5-7,上面無(wú)毛,下面密生短柔毛,在脈上有褐色或黃褐色長(zhǎng)硬毛;葉柄長(zhǎng)3-8厘米,密生長(zhǎng)硬毛?;ㄐ蛲谐蓪?duì)腋生,無(wú)梗,球形,直徑約1.5厘米,具顯明臍狀突起,密生銹色或褐色糙毛;雄花和癭花同生于一花序托中,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內(nèi);雄花花被片3-4,雄蕊2;癭花似雌花,具梗,花被片5,條形。 分布在福建、廣東、廣西、云南;越南,緬甸,印度尼西亞也有。生于溪邊、山谷林中。
|
出自A+醫(yī)學(xué)百科 “黃毛榕”條目 http://m.31365zzz.com/w/%E9%BB%84%E6%AF%9B%E6%A6%95 轉(zhuǎn)載請(qǐng)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黃毛榕”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wú)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