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馬豆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苦馬豆 | 中藥圖典 |
苦馬豆 Kǔ Mǎ Dòu |
|
---|---|
別名 | 羊尿泡、馬皮泡、紅苦豆子、羊卵泡、尿泡草、羊卵蛋、鈴當(dāng)草 |
功效作用 | 利尿,消腫。用于腎炎水腫,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 |
英文名 | |
始載于 | |
毒性 | 小毒 |
歸經(jīng) | |
藥性 | 平 |
藥味 | 苦 |
【拼音名】 Kǔ Mǎ Dòu
【別名】 羊尿泡、馬皮泡、紅苦豆子、羊卵泡、尿泡草、羊卵蛋、鈴當(dāng)草
【來源】 豆科苦馬豆屬植物苦馬豆Swainsonia salsula Taubert,以全草、根及果實入藥。秋季果實成熟后采果并挖取帶根全草,切段曬干。
【性味】 微苦,平。有小毒。
【功效與作用】 利尿,消腫。用于腎炎水腫,慢性肝炎,肝硬化腹水,血管神經(jīng)性水腫。
【用法用量】 3~4錢。
【摘錄】 《全國中草藥匯編》
|
出自A+醫(yī)學(xué)百科 “苦馬豆”條目 http://m.31365zzz.com/w/%E8%8B%A6%E9%A9%AC%E8%B1%86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苦馬豆”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