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指毛桃果
A+醫(yī)學(xué)百科 >> 藥品百科 >> 中藥百科 >> 五指毛桃果 | 中藥圖典 |
五指毛桃果 Wú Zhǐ Máo Táo Guǒ |
|
---|---|
別名 | |
功效作用 | 滋潤(rùn)生津;通便;催乳。主津少便秘;產(chǎn)后缺乳 |
英文名 | |
始載于 | |
毒性 | |
歸經(jīng) | |
藥性 | 平 |
藥味 | 甘 |
【拼音名】 Wú Zhǐ Máo Táo Guǒ
【來源】 藥材基源:為??浦参锪颜崎诺墓麑?shí)。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Ficus simplicissima Lour.[F.hirta Vahl var.palmatiloba(Merr.)Chun]
采收和儲(chǔ)藏:秋季果熟時(shí)采摘,切片,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 木或落葉小喬木,高1-2m,全株被黃褐色貼伏短硬毛,有乳汁。葉互生;葉片紙質(zhì),多型,長(zhǎng)橢圓狀披針形或狹廣卵形,長(zhǎng)8-25m,寬4-10(-18)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形或心形,常具3-5深裂片,微波狀鋸齒或全緣,兩面粗糙,基出脈3-7條;具葉柄,長(zhǎng)2-7m;托葉卵狀披針形,長(zhǎng)0.8-2cm。隱頭花序,花序托對(duì)生于葉腋或已落葉的葉腋間,球形,直徑5-10mm,頂部有苞片形成的臍狀突起,幼時(shí)特別明顯,基部苞片卵狀披針形,被緊貼的柔毛;總花梗短,長(zhǎng)5mm,或無;雄花、癭花生于同一花序托內(nèi);雄花生于近頂部,花被片4,線狀披計(jì)形,雄蕊1-2;癭花花被片與雄花相似,花柱側(cè)生;雌花生于另一花序托內(nèi),花被片4。瘦果橢圓形?;ㄆ?-7月,果期8-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林中或山谷灌木叢中,以及村寨溝旁。
資源分布:分布于福建、廣東、海南、廣西、貴州、云南等地。
【性味】 甘;性平
【功效與作用】 滋潤(rùn)生津;通便;催乳。主津少便秘;產(chǎn)后缺乳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鮮品30-60g;或研末。
【摘錄】 《中華本草》
|
出自A+醫(yī)學(xué)百科 “五指毛桃果”條目 http://m.31365zzz.com/w/%E4%BA%94%E6%8C%87%E6%AF%9B%E6%A1%83%E6%9E%9C 轉(zhuǎn)載請(qǐng)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五指毛桃果”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