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级免费欧美精品,91久久精品午夜一区二区,国产精品亚洲综合网站,国产中文在线观看

自汗肢冷

跳轉到: 導航, 搜索

自汗肢冷是指不因勞累活動,不因天熱及穿衣過暖和服用發(fā)散藥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并且四肢冰冷。自汗:不因勞累活動,不因天熱及穿衣過暖和服用發(fā)散藥物等因素而自然汗出的表現(xiàn)。

目錄

自汗肢冷的原因

由久病重病陽氣過耗不能斂陰、衛(wèi)外不固所致或外感溫熱病的后期,患者氣陰大傷,氣不攝津,衛(wèi)陽不固,津液外泄而汗出。

自汗肢冷的診斷

面色蒼白體溫驟降,四肢厥冷,兩目無神,脈微細欲。

自汗肢冷的鑒別診斷

(1)氣虛自汗

臨床表現(xiàn)為汗出,或惡風,動則加重,或勞累后加重,神疲乏力,少氣懶言,面色少華,舌淡苔薄白,脈弱。是由衛(wèi)氣虛弱,不能固表,腠理開泄,營陰不守,津液外泄引起。多見于表虛之人或表虛之人受風寒。

(2)陽虛自汗

臨床表現(xiàn)為自汗,汗出清冷,畏寒,或形寒惡風,乏力,易于感冒,多見于久病或吐瀉后的患者。陽虛自汗既有乏力等氣虛的表現(xiàn),又有怕冷陽虛癥狀。張仲景傷寒論》提出了陽虛漏汗的證治,“太陽病,發(fā)汗遂漏不止,其人惡風,小便難,四肢微急,難以曲伸者,桂枝加附子湯主之”。陽虛漏汗亦屬于陽虛自汗。

(3)亡陽自汗

大汗出、氣息微弱為氣衰自汗,為氣虛甚所致,進一步發(fā)展可見冷汗淋漓、面色蒼白、四肢厥逆、脈微欲絕,多見于陽氣暴脫、生命垂危的患者,由久病重病陽氣過耗不能斂陰、衛(wèi)外不固所致。治療應采用回陽救逆固表法。

(4)氣陰大傷之脫汗

臨床見汗出如油,氣喘不休,體溫驟降,四肢厥冷,但欲寐,兩目無神,脈微細欲絕等癥狀。多見于外感溫熱病的后期,患者氣陰大傷,氣不攝津,衛(wèi)陽不固,津液外泄而汗出。

(5)血虛自汗

婦女產(chǎn)后,或大出血的患者,若見汗出,動則加重,惡風,氣短,懶言,倦怠乏力,脈弱等臨床表現(xiàn),是因產(chǎn)傷血或大出血,氣隨血脫,衛(wèi)陽不固,腠理不實而致自汗。

(6)氣陰兩虛自汗

患者多久咳不愈,肺氣耗散,肺陰虧損,脈虛數(shù),每于咳甚則氣喘自汗。

(7)氣虛濕郁自汗

面色蒼白、體溫驟降,四肢厥冷,兩目無神,脈微細欲。

自汗肢冷的治療和預防方法

食療方法

1.黑大豆15克,浮麥30克,烏梅3克,煎服。

2.玉米芯60克,孩子參30克,煎服。

3.金雀根60克,麥麥天30克(布包),野毛豆30克,煎汁去渣瘦豬肉食連服數(shù)天,適用于病后自汗。

嬰兒自汗中醫(yī)食療法

1.黃芪生魚湯:本湯健脾益氣,收斂固液,用于氣虛表虛陰虛。

黃芪10~15克、茯苓10~15克、紅蘿卜60~100克、生魚200克(微煎),煲湯。

2.糯根烏豆湯:本湯固表養(yǎng)血,用于虛癥自汗。

糯稻根60克(洗凈)、黑豆30克、煲水代茶。

參看

關于“自汗肢冷”的留言: Feed-icon.png 訂閱討論RSS

目前暫無留言

添加留言

更多醫(yī)學百科條目

個人工具
名字空間
動作
導航
推薦工具
功能菜單
工具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