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韭
A+醫(yī)學百科 >> 本草綱目/韭 |
「釋名」草鐘乳、起陽草。
「氣味」韭:辛、微酸、溫、澀、無毒。韭子:辛、甘、溫、無毒。
「主治」
1、胸痹急痛(痛如錐刺,不能俯仰,自汗)。用生韭或根五斤,洗凈搗汁服。
2、陰陽易?。凶右蚍渴虏簧?,引起陰部腫大,小腹絞痛,頭重眼花)。用鼠尿十四粒、韭根一大把,同煮開,去渣,再煮開二次,溫服,得汗即愈,無汗可再服一劑。
3、傷寒勞復(按:指傷寒病后,身體未復原而性交,引起舊病復發(fā))。治方同上。
4、喘息欲絕。取韭汁一升飲下。
5、盜汗。用韭根四十九根。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服下。
6、消渴。有徘苗或炒或作湯。日食三、五兩,可加醬,但不可加鹽。吃至十斤即見效。過了清明節(jié),不宜此方。
9、瘡癬。用大韭根炒存性。搗為末。調豬油涂搽。
11、漆瘡作癢。用韭葉搗爛敷上。
12、耳出汁。用韭汁滴耳中,一天三次。
13、食物中毒。用生韭汁數(shù)升可解。
本草綱目 專題
參考
出自A+醫(yī)學百科 “本草綱目/韭”條目 http://m.31365zzz.com/w/%E6%9C%AC%E8%8D%89%E7%BA%B2%E7%9B%AE/%E9%9F%AD 轉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于“本草綱目/韭”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