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蛙
A+醫(yī)學(xué)百科 >> 本草綱目/蛙 |
「釋名」長股、田雞、青雞、坐魚、蛤魚。
「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
1、水腫。用活蛙三個,每個口內(nèi)放一銅錢,錢上涂黃連末少許;另取豬肚一個,以茶油洗凈后,包蛙在其中,扎好,煮一會取出,去掉蛙的皮、腸,只吃蛙肉和豬肚,酒磁定。忌食酸、咸、魚、面、雞、鵝、羊肉,宜吃豬、鴨。此方名“蛤饌”。
2、水蠱腹在。動有水聲,皮膚變黑。用干青蛙二個,以油炒干;螻蛄七枚,炒過;苦戎蘆半兩,炒過。共研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服,溫酒送下。三服可愈。
3、毒痢噤口。用青蛙一個,連腸肚搗碎,瓦上烘熱,加麝香五分,作餅貼臍上,氣通后即能進(jìn)食。
4、諸痔疼痛。用青蛙一個,燒存性,研為末,加米糕作丸,如梧子大。每空腹時,先吃飯二匙,再服藥十五丸,枳殼湯送下。
5、惡瘡如眼(上高下深,顆顆累垂如眼,頂上露出舌狀物,毒孔透里)。用蛙皮燒存性,研為末,蜜水調(diào)勻敷患處。
本草綱目 專題
參考
出自A+醫(yī)學(xué)百科 “本草綱目/蛙”條目 http://m.31365zzz.com/w/%E6%9C%AC%E8%8D%89%E7%BA%B2%E7%9B%AE/%E8%9B%99 轉(zhuǎn)載請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本草綱目/蛙”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