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銀花
A+醫(yī)學(xué)百科 >> 山銀花 |
山銀花
Flos Lonicerae Confusae
(英)Wild Honeysuckle Flower
【來源】 忍冬科植物山銀花Lonicara confusa DC.,紅腺忍冬、毛柱忍冬、灰氈毛忍冬或華南忍冬干燥花蕾及帶初開放的花朵。
【植物形態(tài)】 木質(zhì)藤本,長(zhǎng)2~4m。樹皮黃褐色漸次變?yōu)榘咨蹠r(shí)有短柔毛。葉對(duì)生,卵圓形至橢圓形,長(zhǎng)4~8cm,寬3.5~5cm,上面綠色,主脈上有短疏毛,下面帶灰白色,密生白色短柔毛;花冠管狀,長(zhǎng)1.6~2cm,稍被柔毛,初開時(shí)白色,后變黃色?;ㄆ?~9月,果期10~11月。
灰氈毛忍冬呈棒狀而銷彎,長(zhǎng)3~4.5cm,上部直徑2mm,下部直徑1mm,表面綠棕色至黃白色。總花梗集結(jié)成簇。開放者花冠裂片,不及全長(zhǎng)之半,質(zhì)稍硬,手捏之稍有彈性,氣清香,味微苦甘。
紅腺忍冬長(zhǎng)2.5~4.5cm,直徑0.8~2mm,表面黃白色至黃棕色,無毛或疏被毛、萼筒無毛。
華南忍冬長(zhǎng)1.6~3.5cm,直徑0.5~2mm,萼筒和花冠密被灰白色毛,子房有毛。
生于溪邊、曠野疏林下或灌木叢中。產(chǎn)于四川、廣東、廣西、湖南、貴州、云南、安徽、浙江等省區(qū)。廣西山銀花主要分布馬山、忻城、都安、田陽、宜山、凌云、資源等縣市。
【采制】 同金銀花。
【性狀】 花蕾棒狀,略彎曲,長(zhǎng)1~3cm。表面紅棕色或灰棕色,唇部與冠部近相等,被短糙毛,萼筒亦密生灰白色或淡黃色小硬毛。氣清香,味微苦。
【化學(xué)成分】 含揮發(fā)油,其中有雙花醇;并含氯原酸、異氯原酸等。
【性味及功能主治】 同金銀花。
【規(guī)格標(biāo)準(zhǔn)】
一等:干貨。花蕾呈棒狀,上粗下細(xì),略彎曲,花蕾長(zhǎng)瘦。表面黃白色或青白色。氣清香,味淡微苦。開放花朵不超過20%。無梗葉、雜質(zhì)、蟲蛀、霉變。
二等:干貨?;ɡ倩蜷_放的花朵兼有。色澤不分。枝葉不超過10%。無雜質(zhì)、蟲蛀、霉變。
【備注】
2005年版《藥典》將金銀花和山銀花分列兩項(xiàng),因它們有很大的不同。
1.來源不同
金銀花為忍冬科植物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
山銀花為忍冬科植物灰氈毛忍冬、紅腺忍冬或華南忍冬的干燥花蕾或帶初開的花。
2.性狀不同
金銀花呈棒狀,上粗下細(xì),略彎曲,長(zhǎng)2~3cm,上部直徑3mm,下部直徑1.5mm,表面黃白色或綠白色,密被短柔毛。偶見葉狀苞片,花萼綠色、先端5裂,裂片有毛,長(zhǎng)約2mm,開放者花冠筒狀,先端二唇形,雄蕊5附于筒壁,黃色;雌蕊1個(gè),子房無毛,氣清香,味淡微苦。
灰氈毛忍冬呈棒狀而銷彎,長(zhǎng)3~4.5cm,上部直徑2mm,下部直徑1mm,表面綠棕色至黃白色。總花梗集結(jié)成簇。開放者花冠裂片,不及全長(zhǎng)之半,質(zhì)稍硬,手捏之稍有彈性,氣清香,味微苦甘。
紅腺忍冬長(zhǎng)2.5~4.5cm,直徑0.8~2mm,表面黃白色至黃棕色,無毛或疏被毛、萼筒無毛。
華南忍冬長(zhǎng)1.6~3.5cm,直徑0.5~2mm,萼筒和花冠密被灰白色毛,子房有毛。
3.成分及含量不同
金銀花含綠原酸,2005年版《藥典》規(guī)定:綠原酸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cè)定:本品按干燥品計(jì)算,含綠原酸不得少于1.5%。金銀花含木樨草苷,2005年版《藥典》規(guī)定:木樨草苷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cè)定:本品按干燥品計(jì)算,含木樨草苷不得少于0.10%。
山銀花含酸原酸2005年版藥典規(guī)定:綠原酸照高效液相色譜法測(cè)定:本品按干燥品計(jì)算,含綠原酸不得少于1.5%。
金銀花和山銀花從上述來源、性狀、成分等方面比照,有很大不同,在使用中應(yīng)注意區(qū)別。
關(guān)于“山銀花”的留言: | ![]()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