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edreich共濟失調癥
A+醫(yī)學百科 >> Friedreich共濟失調癥 |
【概述】
【治療措施】
無特殊治療方法。為校正足畸形可行腱轉移,延長術,關節(jié)融合術。
【病理改變】
肉眼可見脊髓比正常細,小腦輕度萎縮。脊髓組織學改變特點是脊髓后索、皮質脊髓側束、脊髓小腦束的退行變。以脊髓后索病變明顯,伴有廣泛膠質增生。小腦和腦干多正常,腦橋和髓質可有皺縮,腦皮質無明顯變化。脊髓病變以下部為重,接近延髓逐漸減輕。
【臨床表現】
好發(fā)年齡為青少年,個別病例成年以后發(fā)病。同一家族人發(fā)病年齡大致相同,但輕重不一。癥狀漸起,最常見的癥狀是雙下肢共濟失調,步態(tài)蹣跚,常用上肢擺動代償維持身體平衡。站立也搖晃不穩(wěn),不一定因閉目而加重。以后軀干和上肢也發(fā)生共濟失調,字跡潦草、甚至無法書寫??捎?a href="/w/%E8%82%A2%E4%BD%93" title="肢體" class="mw-redirect">肢體和頭部震顫,或出現舞蹈樣或肌陣攣樣的不自主運動。約70%患者有眼球震顫,水平性、垂直性、旋轉性均可出現。言語障礙也屬本病特征,說話緩慢,單調含糊不清,或時斷時續(xù),呈爆發(fā)狀,或發(fā)音過度緩慢拉長,時而過分急促。小腱的健反射消失。上肢反射早期存在,后期可消失。跖反射常常為伸性,錐體束損害還可使肌張力增高,共濟伯調步態(tài)可轉變?yōu)?a href="/w/%E7%97%89%E6%8C%9B" title="痙攣">痙攣步態(tài)。肢體偶有閃電樣痛,但多無客觀淺感覺障礙,位置覺及震顫覺遲鈍或消失,以下肢為重。此外還可有視神經萎縮、視網膜色素沉著。眼瞼下垂、瞳孔反射異常及眼肌癱瘓。偶有聽力、前庭功能障礙及吞咽困難。本病可有植物神經系統紊亂,心動過速,惡心、嘔吐、體溫過低,糖尿,性機能障礙,括約肌功能障礙。骨骼變化為脊柱后突側彎,弓形足,馬蹄內翻足。心臟病變?yōu)?a href="/w/%E5%BF%83%E8%84%8F%E6%89%A9%E5%A4%A7" title="心臟擴大">心臟擴大,心臟雜音,EKG異常。心臟瓣膜病,心肌營養(yǎng)不良,心傳導阻滯及心力衰竭可以為本病突然死亡的原因。
【鑒別診斷】
本病步態(tài)蹣跚不穩(wěn),雙手精細動作障礙,錐體未受累時可有肌張力增高,病理反射與頸椎脊髓病類似。但后者無共濟失調,無顱神經受累,無言語障礙。MRI多顯示頸椎退變性狹窄。
健康問答網關于Friedreich共濟失調癥的相關提問
關于“Friedreich共濟失調癥”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