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草綱目/枇杷
A+醫(yī)學(xué)百科 >> 本草綱目/枇杷 |
「氣味」實(shí):甘、酸、平、無毒。葉:苦、平、無毒。
「主治」
實(shí):止渴下氣,利肺氣,止吐逆。
葉:
1、肺熱咳嗽。有枇杷葉、木通、款冬花、紫菀,杏仁、桑白皮各等分,大黃減半,共研為末,加蜜做成丸子,如櫻桃大。飯后和臨臥時(shí)各含化一丸,很見效。
2、反胃嘔噦。用枇杷葉(去毛,炙)、丁香各一兩,人參二兩。每服三錢,加水一碗、姜三懲煎服。
3、鼻血不止。用枇杷葉去毛,焙、研為末。每服一、二錢,茶送下。一天服二次。
4、酒赤鼻。用楷杷葉、子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diào)下。一天服三次。
5、痔瘡腫痛。用枇杷葉(蜜炙)、烏梅肉(焙),共研為末。先以烏梅湯洗過患處,然后藥末敷上。
本草綱目 專題
參考
出自A+醫(yī)學(xué)百科 “本草綱目/枇杷”條目 http://m.31365zzz.com/w/%E6%9C%AC%E8%8D%89%E7%BA%B2%E7%9B%AE/%E6%9E%87%E6%9D%B7 轉(zhuǎn)載請(qǐng)保留此鏈接
關(guān)于“本草綱目/枇杷”的留言: | 訂閱討論RSS |
目前暫無留言 | |
添加留言 |